首張“區塊鏈+人工智能”營業執照
信息時報訊(記者張玉琴、通訊員劉楊玲、毛麗麗)今天(4月22日),通過“區塊鏈+人工智能”平臺辦理的該企業首張營業執照在黃浦區政務服務大廳順利頒發。申請人可在微信小程序中輸入申請,同時完成企業設立所涉及的營業執照、印章及備案、銀行開戶、稅務發票等申請。近日,黃浦區利用“區塊鏈+人工智能”技術,試點推出“商業服務區塊鏈平臺”,率先開啟“全天候、零會議、一鍵式”創業服務新模式,應用時間明顯縮短,創業更加便捷。
過去,成立一家公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,至少在市場監管、印章雕刻店、銀行、稅務等部門的窗口或網站上辦理業務和填寫資料。
現在在黃埔,創業涉及的營業執照、印章備案、銀行開戶、稅務發票申請等,都可以在家里通過微信小程序辦理。一經提交,快可在一天內完成。
4月22日上午8點40分,劉女士來到黃浦區政務服務大廳,開始掃描輸入“區塊鏈+人工智能”企業創業服務模式二維碼信息。大約10分鐘,信息輸入完成。9: 10個。系統提示可以打印營業執照。
此外,一小時后,根據網上選定的公章投遞方式,劉小姐還可以在服務大廳享受公章投遞服務。同時,已收到銀行預和稅務發票申請反饋。稅務局可以免費郵寄稅務發票。也就是說,通過“區塊鏈+人工智能”的創業服務模式,劉小姐上午“管理”了創業手續,并通過“區塊鏈+人工智能”平臺在國內成功獲得了張營業執照。
據了解,通過“微信小程序”在線競價、“人工智能”全程指導、“菜單點擊式”信息錄入,大大減少了填表內容,縮短了填表時間,避免了重復提交。據黃浦區市場監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,在小程序中,企業開辦各環節140多個“填表項目”減少到20多個“填表選項”,信息填表量減少85%左右,填表時間減少到15分鐘以內,從而實現“有備而來”、“人人都能做”、“一次性完成”和“一天完成”的企業創業。
此外,還利用區塊鏈技術與公安部身份認證平臺(Ctid)對接,建立可信的數字身份信用體系,有效防止“法定代表人”和“股東”現象。突破信息壁壘,提高電子數據的使用效率,實現的“一次認證,全網接入”。同時,還利用可信地址鏈防止虛假地址和非法地址注冊,使地址“白名單”和“黑名單”都能查到,使“雙隨機一公開”有數據支撐,實現“信息共享、證據監督、痕跡執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