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混亂到治理,難道只有一個“營業執照”?
市紀委下發《關于建立市紀檢監察機關“兩個健康”試驗區為新時代保駕護航的意見》,出臺十項措施,指導和推動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依法依紀履行職責,為民營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紀律保障。
近來,民營企業的“愛風”頻頻刮起,許多優惠政策實際上是在為企業“降成本”。在內外部經濟環境相對困難的時期,降低企業成本是政府釋放的善意,也是關系到企業生存的重要命題。
運營成本有兩種: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。人工成本、原材料成本和各種稅費都是可以計算的顯性成本。前一段時間,各級政府出臺的“減稅措施”是為了給企業顯性成本讓利。
隱性成本是一種很難事先準確預測的支出。這取決于各執法部門對企業的執法規模。決策權不是企業,而是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個人的“私利”。由于其隱蔽性和不可預測性,一些企業會被突如其來的“隱性成本”所摧毀。
改善營商環境,打造兩個健康的領域,其實需要各執法部門嚴格控制企業的“隱性成本”支出,讓企業能夠輕裝上陣,擁有更好的生存環境。
進入網絡時代后,商業模式的變革日益加快。以淘寶網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的興起幾乎改變了傳統商店的生活;當淘寶網等電子商務革命沒有完全成功時,微型企業應運而生,出現了改變傳統電子商務生活的趨勢。然而,任何所謂的創新模式的出現都是從“混亂”開始的,但是否以“治理”結束則是變數。
淘寶網初的困惑是假貨猖獗,對實體面對面的交易沒有限制,這使得假貨的銷售和銷售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。但幸運的是,支付寶在對客戶服務進行評估后,與買家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限制。微商對淘寶網的改革在于,更多地依賴在線熟人之間的交易,去掉中間環節,使銷售更加便捷和隱蔽。但缺點是沒有三方約束和公眾看得見的評價體系,使得微信銷售的產品更容易偏離產品的實際效果,售后服務無法保證。
微商有營業執照,相當于更多的“三方監管”,但仍缺乏透明的公眾評價體系,要根除微商的亂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